1.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人们通常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A. 社会公约
B. 员工守则
C. 家庭美德
D. 个人品德
答案:C
2.()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A. 诚实守信
B. 办事公道
C. 服务群众
D. 爱岗敬业
答案:D
3.()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它是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是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
A. 职业理想
B. 职业态度
C. 职业义务
D. 职业纪律
答案:A
4.()是消防设施操作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素质。
A. 精益求精
B. 临危不乱
C. 科学处置
D. 严守规程
答案:B
5.()是指为了追求完美,坚持工匠精神,在工作中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A. 钻研业务
B. 精益求精
C. 忠于职守
D. 严守规程
答案:B
6.()是指严格按照国家消防安全的方针、政策、法律、条例、标准、规程和有关制度等进行操作。
A. 钻研业务
B. 精益求精
C. 严守规程
D. 忠于职守
答案:C
7.()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
A. 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B. 公安派出所
C. 人民政府
D. 消防救援机构
答案:B
8.我国消防工作贯彻()方针。
A. 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 预防为主,以消为辅
D. 以消为主,防消结合
答案:B
9.我国消防工作实行(),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A. 消防联动责任制
B. 政府统一负责制
C. 消防安全责任制
D. 各级责任制
答案:C
10.下列不属于消防工作原则的是()。
A. 政府统一领导
B. 部门依法监管
C. 单位全面负责
D. 公民强制参与
答案:D
11.《消防法》规定,()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
A. 地方人民政府
B. 消防救援机构
C. 国务院
D. 消防应急机构
答案:C
12.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A. 每周
B. 每月
C. 每季
D. 每年
答案:D
13.能引起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
A. 最小引火源
B. 最小点火能量
C. 爆炸极限
D. 爆炸下限
答案:B
14.无论何种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即要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才能引起燃烧反应。
A. 能量
B. 强度
C. 浓度
D. 温度
答案:A
15.下列物质中,也可作为燃烧反应的助燃物的是()。
A. 氯
B. 氮
C. 氢
D. 氦
答案:A
16.火焰的颜色与可燃物的含碳量也有关,当可燃物的含碳量达到()以上火焰就显光,且带有大量的黑烟。
A.10%
B.30%
C.40%
D.60%
答案:D
17.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
A. 燃点
B. 自燃点
C. 着火
D. 引燃
答案:A
18.根据()的高低,可以衡量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程度。
A. 燃点
B. 自燃点
C. 闪点
D. 爆炸极限
答案:A
19.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
A. 爆炸极限
B. 爆炸极限范围
C. 爆炸下限
D. 爆炸上限
答案:A
20.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
A. 可燃物
B. 助燃物
C. 引火源
D. 自由基
答案:B
21.外部引火源作用于可燃物的某个局部范围,使该局部受到强烈加热而开始燃烧的现象,称为()。
A. 引燃
B. 着火
C. 自燃
D. 轰然
答案:A
22.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
A. 燃点
B. 自燃点
C. 闪点
D. 爆炸极限
答案:B
23.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现象,称为()。
A. 引燃
B. 着火
C. 自燃
D. 爆炸
答案:D
24.装在容器内的液体或气体,由于物理变化引起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因超压或应力变化使容器发生爆炸,且在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的现象,称为()。
A. 物理爆炸
B. 化学爆炸
C. 核爆炸
D. 容器爆炸
答案:A
25.物质以气体、蒸气状态发生的爆炸,称为()。
A. 物理爆炸
B. 化学爆炸
C. 核爆炸
D. 气体爆炸
答案:D
26.()是评定可燃气体、液体蒸气或粉尘等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指标。
A. 爆炸极限
B. 爆炸极限范围
C. 爆炸下限
D. 爆炸上限
答案:A
27.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气并有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
A. 引燃
B. 着火
C. 自燃
D. 阴燃
答案:D
28.可燃固体受热后升华或熔化后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
A. 阴燃
B. 蒸发燃烧
C. 表面燃烧
D. 分解燃烧
答案:B
29.纸张的燃烧属于()。
A. 阴燃
B. 蒸发燃烧
C. 表面燃烧
D. 分解燃烧
答案:D
30.《石油库设计规范》中,根据()将液体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两种类型。
A. 燃点
B. 自燃点
C. 闪点
D. 氧指数
答案:C
31.木炭的燃烧属于()。
A. 阴燃
B. 蒸发燃烧
C. 表面燃烧
D. 分解燃烧
答案:C
32.可燃性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
A. 着火
B. 自燃
C. 闪燃
D. 阴燃
答案:C
33.可燃性液体发生着火的先兆是()。
A. 着火
B. 自燃
C. 闪燃
D. 阴燃
答案:C
34.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
A. 自燃点
B. 闪点
C. 自燃
D. 燃点
答案:B
3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对生产及储存物品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时,以闪点作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对易燃可燃液体进行相应分类,其中,乙类液体是指()的液体。
A. 闪点<28℃
B. 28℃≤闪点<60℃
C. 闪点≥60℃
D. 闪点≥45℃
答案:B
36.可燃气体或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现象,称为()。
A. 扩散燃烧
B. 逸散燃烧
C. 预混燃烧
D. 混合燃烧
答案:C
37.当空气中含氧量低于()时人的呼吸会停止,约5min就会死亡。
A.5%
B.6%
C.7%
D.8%
答案:B
38.在相对封闭的竖向空间内,由于气流对流而使烟气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现象是()。
A. 烟囱效应
B. 顶棚射流
C. 火风压
D. 烟气层沉降
答案:A
39.硫黄燃烧的火焰是()。
A. 黄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橙色
答案:B
40.阴燃是()的燃烧特点。
A. 可燃固体
B. 可燃液体
C. 可燃气体
D. 液体混合物
答案:A
41.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热传导的性能。它们的强弱顺序为()
A. 固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
B. 气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固体物质较弱
C. 液体物质最强,固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
D. 液体物质最强,气体物质次之,固体物质较弱
答案:A
42.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
A. 闪燃
B. 着火
C. 爆燃
D. 回燃
答案:B
43.()是衡量可燃固体物质燃烧难易程度的主要参数
A. 燃点
B. 自燃点
C. 闪点
D. 氧指数
答案:D
44.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
A. 闪燃
B. 阴燃
C. 分解燃烧
D. 表面燃烧
答案:B
45.燃烧过程中,物质处于固体状态而没有火焰的燃烧称为()
A. 无焰燃烧
B. 有焰燃烧
C. 阴燃
D. 闪燃
答案:A
46.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应采用泄爆、抑爆和隔爆、抗爆中的一种或多种控爆方式,但不能单独采取隔爆。当工艺设备的强度不足以承受其实际工况下内部粉尘爆炸产生的超压时,应设置()
A. 抑爆装置
B. 隔爆装置
C. 泄爆口
D. 无焰泄爆装置
答案:C
47.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称为爆炸极限
A. 浓度
B. 最高和最低浓度范围
C. 最高或最低浓度
D. 浓度范围
答案:C
48.下列物质发生的火灾中,属于A类火灾的是()。
A. 粮食
B. 天然气
C. 汽油
D. 钠
答案:A
49.人身伤亡包括在火灾扑灭之日起()日内,人员因火灾或灭火救援导致的死亡、重伤和轻伤三类。
A.3
B.7
C.15
D.30
答案:B
50.()火灾属于C类火灾。
A. 固体物质
B. 液体物质
C. 气体
D. 电气
答案:C